小儿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2015-07-25 来源:互联网
婴幼儿是鹅口疮这种疾病的多发人群,而且极为多见,它的发生会给患儿带来很多的痛苦,会让他们的口腔内部特别的疼痛,鹅口疮的护理工作非常的重要,这是需要宝爸宝妈们加以重视的,来看看鹅口疮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鹅口疮新生儿期常见的口腔感染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主要是母亲奶头或喂奶者的手污染引起的。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出现点状或小片状白膜,不易拭去,无疼痛感,也不影响吃奶。但当抵抗力低下时,病变可蔓延至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引起严重感染。因而得了“鹅口疮”后应尽早去医院治疗。“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母乳喂养时,应保持乳房及乳头的清洁,哺乳结束时,可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晕部,待其自然干燥。因乳汁有抑菌作用,可避免感染。
采用人工喂养时,每次奶瓶、奶头用后都要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其他喂奶用的物品,如小毛巾等都要与成人分开,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太阳晒干。平时大人喂奶前或接触宝宝前都要注意洗净双手,做到预防为主。新生儿口腔的上腭中间及牙龈上有的可出现黄色的小颗粒或黄色的小结节,主要是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或“鼓氏珠”。这都是生理现象,千万不要用棉签擦拭或用针挑破。一般数周后会自行消退。
口腔护理是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非常重要。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唾液分泌较少,黏膜较干燥,如果护理不当,不仅易发生口腔疾病,也常导致消化道和全身疾病,损害健康。
新生儿时期,由于哺乳或溢奶的缘故,小儿的口颊内或舌上常有残留的奶块。有些家长喜欢用纱布蘸水去擦,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稍不留意,粗糙的纱布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严重者会引起口腔感染甚至血症" 败血症。遇有这种情况时,可给小儿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
认识了以上相关介绍之后,我们了解到了鹅口疮的相关护理的措施如何进行了,一旦发现身边的孩子出现了鹅口疮的症状,治疗就需要及时的进行了,而且要注意他们的卫生,饮食方面也要清淡一些,多让患儿喝一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