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呼吸危重症与呼吸支持技术,COPD与肺心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人禽流感,烟草与健康问题。
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多次参加北京市委党校中青班、中央党校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北京大学EMBA课程。自1991年始,历任呼吸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1994~1995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999~2000年于同校任客座教授。 1995年任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1999年任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任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现任全国青联常委兼卫生界别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青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北京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呼吸学会(ATS)肺循环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FCCP),亚太呼吸学会执行理事,世界卫生组织(WHO)控烟合作中心副主任。担任《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中文版、《Chest》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世界急危重症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际呼吸杂志》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所从事的主要专业领域为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呼吸危重症与呼吸支持技术,COPD与肺心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人禽流感,烟草与健康问题。在学术研究与医疗工作中取得多项重要创新,并推动了学科建设: •在COPD研究中发现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广泛存在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重要现象,并据之提出了应常规使用抗凝剂的治疗方案;提出肺心病发病过程中右心功能的演变特点;根据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提出COPD中“肺性水肿”的概念;提出了以运动后肺血管阻力增高作为右心后负荷病理性增高的主要评价指标的重要观点; •在国内创立具有防气溶胶污染功能的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并建立了系统、规范的呼吸支持技术体系,培养了医护人员队伍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规范的呼吸支持技术; •进行了系列的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研究,设计、主持、组织完成2项全国性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研究”,“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提出了序贯机械通气的新治疗策略和COPD发作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新治疗概念,在全国获广泛推广应用并成为标准治疗方法; •牵头组织全国性肺栓塞学术研究与防治工作,主持制订我国第一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设计、主持、组织完成2项全国性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国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方案研究”,“中国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方案研究”,得出了关于国人急性肺栓塞抗凝与溶栓治疗方案的循证医学结论与标准推荐方案;建立全国肺栓塞防治协作组,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对肺栓塞的规范诊治与研究工作,使我国的肺栓塞防治工作呈现了新的局面; •2003年SARS期间担任北京SARS医疗专家组组长及首席专家,参与了政策和诊疗规范的制定,抢救大量危重患者,培训大批防治骨干,最早完成了系列的临床血清学与核酸诊断研究,完成系列临床免疫学研究、描述医学研究、诊断策略与治疗方法研究,对北京和全国的SARS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从健康教育、政策咨询、科学研究、开办戒烟门诊、创建无烟医院等多角度推进中国的控烟运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主编、主译、副主编《肺栓塞》、《内科学》第6版、《呼吸病学教程》、《重症监护ABC》、《呼吸疾病诊断与治疗》等专著8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十五”、“九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863”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4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呼吸专科医生200名,危重症专科医师80名。主持制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专科医师培养方案,在国家生命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呼吸病学系。 2003年任北京朝阳医院院长以来,提出医院“一二三”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基本定位——国际化品牌医院,抓住二条工作主线——学术学科建设和经济经营管理,占领三个主体市场——社会医疗保障市场、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和专科专病主题市场。2003年,带领医院在抗击SARS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规范医院的基础管理,出色完成“三甲”医院复审工作,获专家高度评价;2005年,响应市政府“名院办分院”的号召建立朝阳医院京西院区,仅运营半年后即达“保本点”;三年来,医院每年的医疗指标、经济指标均呈二位数百分比增长;经严格、规范管理后2005年成为北京市当年批准的唯一一家A类医保定点医院;实行医院信息化全成本核算,使医院的节余量居北京市系统第一;融入京西院区后使医院面积扩大一倍;带领医院克服诸多困难,进行基础建设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目前医院新建的总面积85000平方米(据称为国内最大医疗单体建筑)的新门急诊病房大楼已经封顶。近年来,朝阳医院的社会与业界声誉显著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