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招教授,女,生于1918年,江苏溧阳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任上海医学院教学医院(重庆市民医院、重庆同仁医院、歌乐山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46年晋升为内科总住院医师,1947年晋升主治医师,分别工作于上海沪东医院、全国政协保健室、山东医学院。1953年任内科副主任医师,调入协和医院内科胃肠教研组任讲师及主治医师,曾随著名中医施今墨学习中医,又于1957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并在南京中医医院进行中医临床实习四个月,回院后在职向名老中医任应秋、李重人、陈慎吾学习,从此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她于1961年任协和医院中医科第一任主任,于1985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协中医组委员,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及《中医杂志》英文版、《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委,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医药研究杂志顾问,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顾问及名誉教授。
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六十余年,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对疾病观察细致,治疗上精益求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极有价值的慢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肝炎、肝外症候的有效方剂。首次提出慢性肝炎患者的瘤及瘤样增生发病率远较无肝炎患者为高(如甲状腺囊肿或结节性肿瘤,乳腺增生及囊性乳腺病,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粘膜息肉,脂肪瘤及其他),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并较早发现其他肝外症候,如变态反应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结节性周围动脉炎等);血管栓塞病(如深浅静脉、大小动脉可涉及);发热(类固醇的代谢是在肝脏中进行,尤其是其衍生物如原胆烷醇酮是在肝脏中灭活的,原烷醇酮是致热物质,如肝脏灭活这种物质的能力削弱则此物滞留于血中引起发热,这种发热是抗菌素无法消灭的),为了说明这些肝外症候的机制,曾通过总结病例,开展实验研究或借鉴文献作了不少工作,因而也说明了肝脏与内分泌、免疫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是密切相关的。
她先后发表论著共40余篇,在国内外同道中引起很大反响。对肝外症候的治疗完全采用辨证论治,,未加杂任何其他治疗方法,均获得疗效。热爱医生职业,勤奋认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中西医两方面的理论,对难治之病例不轻易放弃,而是不断研究和探索,因此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有很深的造诣,曾主编了《消化道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一书,在指导临床医学研究中起到很大作用。1983年为罗希文的英译《伤寒论》一书进行了校对,1981年2月曾应邀赴美国参加中美文化协作,为美国国家图书馆编目’800部中医古书,供世界学者参考。1962年受周恩来总理派遣赴柬埔寨为哥沙克王后治病,荣获柬埔寨科学家奖章。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