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春,男,1957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分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科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等编委。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3名,指导博士后2名。 长期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1991--1994新疆医学院和日本Nihon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1994—200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2000后任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颇有造诣,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做出较突出的贡献。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及PTCA支架手术2000例以上。对房扑、特发性室速、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做了积极地探索工作。大力扶持全国各级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技术,曾去100多家医院推广,普及培养进修医生近300余人。
尤其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颇有造诣,在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药物及介入治疗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1999年塞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1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基金1项,北京市卫生重点学科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自主项目和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各1项,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九•五”、“十•五”课题各1项,国家 “十一•五”课题4项;参与Creat试验、Wave试验、Ontarget试验、CCSII、TIMI25、PLATO、OASIS6等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文章200余篇,第一作者77篇,主编《急性冠脉综合征从基础到临床》、《现代心血管药物与临床》二书。参编专业著作多部。曾去国内百余家医院会诊手术,培养进修医师数百名。现任医院学委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医学三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心内科教研室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分会委员,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